• 分享
  • 收藏
    X
    新冠特效药来了,一针见效!张文宏:这将是最后一个疫情寒冬
    • 安信地产 2022-01-06 21:18 21:18 weixin
    96532
    0
    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及腾盛博药合作研发而成的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已经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上市这篇文章3200字,预计9分钟读完,感谢伟大的祖国,向科学家和科研人致敬。


    作者 涂颖Luke

    编辑 | Frigg

    来源 | 志愿云之家(ID:zhiyuanyunzhijia)



    振奋人心!

    我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面世了,输液完就能立刻起效,或可让新冠“变感冒”。
     

    这款由我国全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特效药,在近日已成功获得药监局的上市批准。

    特效药研发团队的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张林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主要作用以治疗为主,能够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80%住院率和死亡率。


    这是什么概念呢?

    前不久,美国默克公司研发出了一款新冠特效药——莫那比拉韦,能将新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50%。

    也就是说中国特效药比美国特效药的效果,还强了30%!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这个对比数据,毕竟美国有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医疗技术,是不是中国研发团队自卖自夸了?
     
    那还真不是。


    在国产特效药临床二期试验时,张林琦团队就申请参加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办的临床试验。

    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的,公开透明的临床试验,将在四大洲六个国家111个临床试验基地,开展试验。

    在12月3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公布了临床试验数据:

    张林琦团队研发的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能够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80%。

    同时,治疗产生的抗体,在人体内可存留9至12个月,对预防感染也有一定作用。


    在所有已面世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里,中国团队取得了最佳的治疗数据。回首这场持久的抗疫战,中国团队已从最初的无措被动,踏实地奔向了领跑世界的位置。


    奋战600多个日夜



    有人可能有点懵,我们早就打过疫苗了,为什么还说这次面世的特效药是首款呢?
     
    这是因为疫苗对病毒只能起到预防作用,而特效药才是对新冠病毒有确定性抑制作用,是可以用于治疗的药。

    换句话说,疫苗能尽可能地预防病毒,但是如果不幸感染上了,那就只有特效药,才能对感染的患者进行救治。


    至于抗新冠特效药的原理,张林琦是这样解释的:通过筛选出两个对新冠病毒阻断力强大的抗体,让它们协同合作,就能对付新冠病毒。
     
    这个原理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异常艰辛复杂。

    从着手研究开始,张林琦团队放弃了所有假期,整整奋斗了600多个日夜,才取得成果。
     

    有记者问:当这个特效药全面推向市场时,是否会改变中国的防疫政策和方式?

    张林琦肯定地回答:一定会,有药和没药是天壤之别!



    虽然目前还没有新药完全推向市场的确切时间。但张林琦表示,有关部门以及相应的技术团队已经在夜以继日地推动进程。

    总之,这是一个值得欣喜的消息,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冠特效药,不至于在关键时刻被他人卡着脖子。


    研发疫苗的英雄们



    和研发特效药一样,当初研发疫苗,也经历了一个无比艰辛的过程。



    时间倒回到疫情刚爆发时,大年初一,陈薇院士决定携团队率先开始研究新冠疫苗。

    陈薇逐一给回家过年的研究人员打电话:“我要去武汉支援,你们能不能回来?”

    于是,各个省份的科研人员纷纷千里迢迢回到实验室,赶赴武汉。到达武汉当天夜里,陈薇就组织专家组成员开会,明确将疫苗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接下来,就是昼夜颠倒地开始工作。54岁的陈薇,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


    后来,陈薇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一个细节,让人无比心酸。

    因为工作连洗头发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就把头发剪了,很短。

    第一次去剪头发时,理发师问她头发是不是染过啊,又黑又亮,她说我从来不染发。到了4月份,她又去剪头发,理发师直接诧异“怎么一下子这么多白发”。


    到武汉一个月后,是陈薇的生日,领导给她发去了生日祝福。她只回了8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她后来在镜头前含泪道:也会觉得心里疲惫,但既然你处在这样的位置,你这面旗帜就不能倒。


    2020年3月,陈薇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

    像陈薇这样毅然赶赴抗疫一线的英雄还有很多。比如我国感染免疫学研究专家、“疫苗研发专班技术支持小组”组长赵振东,甚至就为了研发疫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从2020年1月23日接到任务,赵振东就没有停下来过,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太慢了,要再快一点!”

    不眠不休200多天,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2020年9月17日,过度劳累的赵振东在出差路上突发心脏疾病,抢救无效死亡。

    他离开时,疫苗研发还在进行艰苦的探索。

    如今,绝大数国人已经接种了国产疫苗,甚至世界各国纷纷求取“中国疫苗”,这让我们振奋和踏实。然而,很多倒在一线的医疗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却没能看到这一幕。


    “疫苗恐怖主义” 



    为什么我国不惜一切代价,势要研发出自己的疫苗和特效药?

    那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疫苗,没有自己的特效药,只能处处受人掣肘。要知道,一直到现在,新冠疫苗都供不应求,而发达国家还在拼命地“囤货”。

    美国人口约3.3亿,却囤积了约26亿剂的疫苗,人均7.8剂。英国也已经预订了超过5亿剂的疫苗,而他们的人口仅仅只有6700万,人均7.4剂。


    比尔盖茨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曾表示:

    全世界75%的新冠疫苗流向了10个富裕国家,而一些落后国家直到现在才收到第一批疫苗。

    这还远远不止。

    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国际消费者权益倡导组织10月公布的报告中指出,美国的辉瑞公司对于购买疫苗的国家,开出了一系列“霸王条款”:

    要求阿根廷抵押银行储备、军事基地和大使馆建筑;要求巴西将海外资产作为购买疫苗的担保;与签约国约定,一旦产生纠纷将按照纽约法律通过私人仲裁解决……


    对于这些行为,印度的一位主持人更是直言:美国辉瑞公司是在搞“疫苗恐怖主义”。



    被别人“卡住脖子”的苦,我们中国人曾经吃的够多了。所以无论是疫苗还是特效药,我们都只能靠自己,也只能信自己。


    最后一个“寒冬”


    我们已经与疫情共存两年了。

    如今,每周依然有50000人死于新冠肺炎,全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全球范围内在2022年,有能力与信心控制新冠的流行,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近期,张文宏也发文表示:这将是最后一个寒冬!


    我们终会“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所有信心的来源,都是国家的强大保障。

    在特效药研发成功的新闻下方,无数网友发自内心地感叹:中国,优秀!


    这两年来,国家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兜底,你知道治疗一名新冠重症病人需要花费多少吗?

    武汉一名医生曾发过一条微博,其中显示,总治疗费用为112.9万元。


    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这个数字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这名医生感叹:也许只有在中国,国家才会给你承担治疗新冠肺炎的所有医疗费用。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

    再比如疫苗。

    在中国,疫苗可以免费接种,甚至是国家哄着我们打。但在国外黑市,中国疫苗被炒到了“天价”,价格高出黄金数十倍。


    何其有幸,生在中国!

    此次,国产特效药研发出来,必将再次给中国乃至世界抗击疫情,带来全新的改变。

    我们相信,在所有中国民众的努力下,跑赢病毒,只是时间问题。

    向所有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致敬。比起失德的明星,偷税的网红,他们才真的值得我们尊崇。

    正是因为有他们,中国抗疫的每一步,才能走得更踏实,向科研人员致敬,期盼疫情尽快结束。

    Reference:

    1、李月亮:新冠疫情爆发532天后,中国疫苗的秘密终于曝光:对不起,欠你一个热搜!

    2、冯站长之家:重大突破!抗新冠,中国有了首款特效药!疗效超美国30%!

    3、北京日报:国产新冠特效药,传来好消息!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本网站立场。





    本文来源:志愿云之家(ID:zhiyuanyunzhijia)

    1
    打赏
    收藏
    点击回复
        全部留言
    • 0
    更多回复
    安信房产
        圈内贴子7
    • 商圈成员2
    热门分类
    扫一扫访问手机版